Tim哥
vip
币龄3.8年
最高VIP等级2
用户暂无简介
归来仍是少年,解读@burnt_xion提出的 “让加密货币不可见” 愿景
XION要做的事真的很务实,要知道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人对“区块链”、“Gas费”、“私钥”这些概念并不关心。
他们只在意结果:能不能用、是不是安全、体验顺不顺畅。随便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
🏦 传统银行 vs 区块链钱包
你去银行转账,从来不会想“背后用的是SWIFT系统还是清算所”,你只需要输入账号、金额,然后点确认。
但在现在的 Web3 世界,你却需要准备钱包、保存助记词、选择Gas费、确认链……对普通人来说门槛极高。
XION 想做的
就像让区块链成为“隐形的银行后台”,用户只需要“点一下支付”或者“用邮箱登录”,其余所有复杂的签名、Gas费计算、跨链通信都被协议层封装掉了。
换句话说,@burnt_xion 要把“区块链体验”变成“支付宝/PayPal体验”。
🛠 技术语言解构
XION 的核心价值在于协议级抽象 (Protocol-Level Abstraction),这意味着它不是简单做一个钱包,而是把复杂度在最底层屏蔽掉,让开发者和用户都不需要直面加密学难题。
1、账户抽象(Meta Account 合约)
你只用邮箱/社交账号/FaceID 就能建链上账户,而不是保存助记词。
2、签名抽象(Abstraxion SDK)
用户只是发起 OAuth 风格的 token 请求,真正的签名由链上
XION-0.11%
TOKEN-3.72%
USDC0.01%
ATOM0.47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归来仍是少年,解读@burnt_xion提出的 “让加密货币不可见” 愿景
XION要做的事真的很务实,要知道现实生活中,大多数人对“区块链”、“Gas费”、“私钥”这些概念并不关心。
他们只在意结果:能不能用、是不是安全、体验顺不顺畅。随便举个生活化的例子:
🏦 传统银行 vs 区块链钱包
你去银行转账,从来不会想“背后用的是SWIFT系统还是清算所”,你只需要输入账号、金额,然后点确认。
但在现在的 Web3 世界,你却需要准备钱包、保存助记词、选择Gas费、确认链……对普通人来说门槛极高。
XION 想做的
就像让区块链成为“隐形的银行后台”,用户只需要“点一下支付”或者“用邮箱登录”,其余所有复杂的签名、Gas费计算、跨链通信都被协议层封装掉了。
换句话说,@burnt_xion 要把“区块链体验”变成“支付宝/PayPal体验”。
🛠 技术语言解构
XION 的核心价值在于 协议级抽象 (Protocol-Level Abstraction),这意味着它不是简单做一个钱包,而是把复杂度在最底层屏蔽掉,让开发者和用户都不需要直面加密学难题。
1、账户抽象(Meta Account 合约)
你只用邮箱/社交账号/FaceID 就能建链上账户,而不是保存助记词。
2、签名抽象(Abstraxion SDK)
用户只是发起 OAuth 风格的 token 请求,真正的签名由链
XION-0.11%
TOKEN-3.72%
USDC0.01%
ATOM0.47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最近铁子们反馈,怎么感觉Almanak跟Infinit 做的事情差不多,我们拆解看看
说实话,感觉上是有点像,都是“AI+DeFi自动化”。
但深入拆解后会发现,它们其实服务的是完全不同的用户群体,走的技术路线也差异明显。
1. 项目定位差异
@Almanak__ → 策略工厂(DeFi Agent Platform)
专注于让交易员/资产管理人把现有策略自动化、优化执行。
@Infinit_Labs → 协议工厂(DeFi Abstraction Layer)
面向开发者,帮助他们快速生成一个完整的DeFi协议。
2. 技术路径对比
Almanak:策略自动化专家
🔸AI Swarm(18个Agent协作,负责策略生成、优化、风控等)
🔸基于 Safe+Zodiac 的多签安全架构
🔸策略可商品化:ERC-7540 Vault,将策略转化为可交易资产
🔸成绩:已在以太坊主网实现 2,827 万美元 TVL
Infinit Labs:协议构建工具
🔹抽象层设计:封装模块,几分钟生成一个完整协议
🔹TypeScript 模块化,绕开 Solidity/Rust 开发门槛
🔹一键多链部署(ERC-4337 / EIP-7702)
🔹成绩:已为 12 个协议生成,累计 6.3 亿美元 TVL
3. 产品逻辑差别
Almanak → 做好执行
用户提供策略思路 → AI生成
IN1.84%
DEFI-2.85%
AGENT-5.84%
BZZ-2.36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Kaito第四个项目@rise_chain热度太低了,到底上不上?
我觉得热度不足主要有几点:
1、信息披露严重不足
RISE仅公布 2 亿 FDV + 4% 公募份额,但代币总量、团队/投资者分配、解锁机制等关键信息缺位,投资人很难评估抛压风险和长期价值,导致观望情绪。
2、估值与市场情绪错配
RISE定位是 L2 赛道,2 亿 FDV 在 L2 新项目里不算低,而且 RISE 仍处测试网阶段,没有任何历史收入或费用数据支撑,投资者对“高 FDV+不透明”的新 L2 更加谨慎。
3、认购节奏与心理落差
Kaito 公募首日没有出现“秒光”,说明大户与散户都保持观望,而且官方延长募资时间,更加反映需求不足,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。
当然也有看点:
🔸技术路线:并行 EVM + 去中心化排序器,在赛道里有差异化。
🔸投资背景:Vitalik、Sandeep、Galaxy 等站台,证明项目本身并非“无来头”。
🔸低初始流通量:2% TGE 后确实可能带来短期博弈机会。
但由于代币经济模型未落地,这些亮点尚不足以转化为强认购动力。
结论:
个人认为,暂时这种状态我是不会打的,如果@rise_chain官方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披露完整 Tokenomics,技术进展或首批生态应用上线稍微有所透露,我会考虑!
KAITO-5.17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铁子们应该还记得前段时间让无数人薅到大毛的@grass
它靠着低门槛和快速空投出圈,市值一度冲到 7亿美金+,成为 DePIN 赛道的明星项目。
但今天要聊的,是同赛道、马上要上线的 @theblessnetwork
在我看来,Bless 的设计在长期可持续性和网络效应上,比 Grass 更值得期待。
代币模型对比:Bless 更有创新性
Grass:单币模型,10亿固定供应,用户领到的 $GRASS 立刻可以交易,典型的“短期收益+即时兑现”。
Bless:双币模型(TIME + BLESS), $BLESS 总量 100亿固定上限,而 $TIME 作为积分实时产生,最终兑换成 BLESS。这相当于在设计上内置了延迟变现+持续激励机制。
换句话说, $Grass 是一次性发糖果,而 $Bless 更像是不断滴灌,让用户持续投入。
空投与参与门槛:Bless 更注重质量
Grass:27%空投,几乎人人有份,但结果就是“人均微薄”,分配稀释严重。
Bless:10%空投,其中 8.5%创世池直接面向早期参与者,且设有反女巫机制,保证真实用户收益。
可以看出,Grass 拼的是速度和广度,而 Bless 更看重质量和长期社区。
用户留存与激励:Bless 数据更健康
Grass:日活 28 万,看似惊人,但 30 天后留存率只有 62%。
Bless:TIME 积分获得者 16 万,
GRASS0.98%
KAITO-5.17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都在喊IP链上化,到底未来谁才能更有生命力?
@StoryProtocol 有着高达 22.5 亿美元估值,聚焦企业级 AI 与大品牌授权,模式成熟,但社区参与度有限。
@soneium 拥有庞大的企业IP管道,却是典型的“Web2 to Web3”路径,缺乏加密原生的开放基因。
而 @campnetworkxyz 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:
🔹以社区为优先、创作者为核心,开放Token激励机制,让创作生态从一开始就绑定用户共识。
🔹4亿美元估值,相对头部项目仍有充足上涨空间,为早期参与者保留了更多成长红利。
🔹顶级加密VC支持,带来资源、流量与背书,同时保持去中心化的开放属性。
🔹接受外部代币质押,定位为模块化结算层,为不同IP项目提供可插拔的经济与技术基础设施。
在这个趋势下,@campnetworkxyz 是用加密原生的社区网络优势切入,从创作者到粉丝都能直接参与,这种模式在Web3语境里更有生命力。
IP-1.16%
TOKEN-3.72%
VC-2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从ETH暴涨看Layer 2代币潜力,我最看好 $ARB
以太坊突破4,000大关并继续上涨至4,606,带动Layer 2生态系统全面受益。
在主要L2代币中, $ARB 展现出独特的机构采用优势和技术突破潜力,有望在这轮上涨周期中获得超额收益。分析如下:
首先,从价格与资金流入看,ARB的表现并不是简单的跟涨,而是带有明显的资金偏好信号。
ETH在突破4,000美金大关后,Layer 2代币普遍录得18%-20%的涨幅,但ARB的交易量在此期间激增68%,说明市场资金不仅在追涨ETH,还在主动加仓ARB。
这与Arbitrum在8月1-13日TVL暴增4.63亿美元、增长率16.09%相呼应,形成了资金面与链上数据的双重共振。
其次,ARB的机构采用优势是其他L2暂时无法撼动的。
PayPal选择在Arbitrum扩展PYUSD稳定币,直接验证了Arbitrum在支付基础设施领域的第一梯队地位。
配合美国SEC 8月5日对液体质押代币的非证券认定,等于为机构资金扫清了进入障碍,ETH突破4000只是导火索,真正的加速器是这类明确的政策利好,而@arbitrum正好站在风口中央。
再看估值,ARB相对低估的属性是做多逻辑的核心。
按FDV/TVL计算,Arbitrum在9-10倍区间,相比Polygon的8倍并不算高,但考虑到DEX交易量与生态活跃度,ARB的资金效率甚至更优。
ETH-1.09%
ARB-3.68%
PYUSD-0.06%
OP-1.09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4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为什么@JoinSapien的创始团队是它最大的不对称优势
我觉得,Sapien的竞争力,不是单纯来自它做了一个去中心化的AI数据标注平台,而是因为它的创始团队把“技术-商业-资本”三大板块同时拉满,并且是少见的互补型组合。
👉Rowan Stone:从区块链底层到全球商业化的全栈型CEO
@RowanRK6的履历几乎覆盖了区块链基础设施发展的每个关键阶段:早在2012年就参与比特币挖矿,后面从Totle到Coinbase Base L2的建设,不只是做技术,还直接推动了DeFi生态落地。他的优势很明确:
🔹基础设施理解深:Base L2的架构、去中心化路径设计都亲手操盘。
🔹商业落地能力强:在Coinbase负责cbETH、USDC等机构产品增长,懂怎么和企业客户做生意。
🔹资源圈子硬:Coinbase/Base的生态关系,让Sapien一出生就能站在L2的舞台中央。
👉Trevor Koverko:机构合规与资本运作的操盘手
@trevorkoverko的履历更像是一个资本与合规的桥梁人物——Polymath创始人,ERC-1400标准的推手,还孵化了Polymesh专用链。他的标签是:
🔸能把复杂的合规需求制度化:这是AI数据+Web3要进入企业市场的核心门槛。
🔸资本市场高手:Polymath ICO 6500万美金、
🔸客户网络厚:Polymath时代完成
BTC-1.11%
DEFI-2.85%
USDC0.01%
POLYX-1.73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从 Agent Economy 价值重估,看 $GAIA 未来走势
我觉得,过去的 AI,更像是“单次任务的工具”,未来 3-5 年,它们将演变为可自主协作、管理复杂流程的智能代理网络,而@Gaianet_AI 正在这个趋势的核心位置上埋伏。
🔍 为什幺是 Gaia?
Gaia 是去中心化 AI Agent 的基础设施,目标是构建下一代 “可编程信任” 的 AI 经济系统。
🔹规模:70万+活跃节点,已完成 23.2 万亿次推理调用
🔹资金:2025 年 A 轮融资 2000 万美金,背后是 SIG、Mirana 等
🔹估值:FDV 仅 6290 万美金,对比 DeAI 龙头 FET(FDV 19.3 亿)显着低估
🔹代币结构:流通率仅 17%,Season 1 空投释放温和(3% 总量)
这种网络效应与稀缺供给的组合,在 DeAI 市场放大时会非常恐怖。
⚙ 技术护城河
Gaia 的三层架构(Verifiers、Miners、Domain Operators)确保了中心化 AI 做不到的东西:
🔸可验证推理:质押+罚没,保证输出可信
🔸高性能运行时:WasmEdge,CPU/GPU 近原生速度
🔸加密执行:TEE 保护模型 IP
这种设计,让 Gaia 能成为任何 DeAI 应用的可信底座,而不是单一产品。
💰 商业模式闭环
我认为 Gaia 最被低估的,是它不
AGENT-5.84%
DEAI-4.99%
FET-1.21%
查看原文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ETH突破4,200,创四年新高🚀
不得不说,@defidotapp的运营节奏踩得真是准,这次想不火都难了。在此关键时刻,推出@defidotapp iOS移动端永续合约。
很多铁子们可能不理解,要知道过去几年,DeFi永续合约确实困在浏览器钱包和高Gas费的泥沼里,移动端体验几乎被CeFi垄断。
使用@defidotapp iOS客户端,无需额外充值Gas或切换网络,正在适合现在这种高波动行情,而且除了移动端方便外还有其他优势:
1、成本效率:可以在Base存入稳定币作为抵押,同时在Hyperliquid开ETH永续合约,绕开主网Gas费高峰。
2、结构性机会:ETH刚刚突破四年新高,市场有13.2亿美金的空头随时面临清算,这意味着波动加剧、机会更多。
3、三重收益机制:不仅有方向性收益,还能获得Hyperliquid积分 + DeFi App XP激励,转化为真实的代币价值积累。
4、HOME代币:回购DIP-005提案刚通过,每解锁1个 $HOME ,DAO回购1.5个,上限1.875亿代币(18.75%总供应量), ETH波动性增加→永续交易量上升→更大规模$HOME回购。
7月份DeFi永续DEX交易量创历史新高4,870亿(+34%),其中Hyperliquid单独清算3,190亿。
@defidotapp 7月永续交易量13亿, $HOME 价格同期+60%,这些都
ETH-1.09%
DEFI-2.85%
HYPE-2.06%
HOME-3.95%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全网讨赞
不知道为什么@boundless_xyz 75个赞任务一直完不成
你们应该都到钻石了吧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NEAR Protocol生态爆发, $NEAR 代币趋势分析
在加密市场的喧嚣中,有些项目只是浪花,有些项目却在酝酿长波,NEAR Protocol 正是后者。
当前价格在 $2.46-$2.49 区间震荡,市值 $30.6亿,看似平稳,但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足以改变生态格局的催化剂。
一、市场表现:强支撑与关键阻力的拉锯
短线来看, $NEAR 已经在 $2.44 建立了强支撑,8月5日单小时吸收 320万枚代币的抄底量就是明证。
阻力位在 200日均线 $2.54 附近,一旦突破,将为价格打开更大的上涨空间。
技术指标给出了积极信号:
RSI 55.6:温和看涨
ADX 33.9:趋势正在增强
过去6天内,价格先从 $2.43 → $2.53 上涨4.2%,再经5%回调迅速修复
交易量也不俗,过去24小时成交额达 1.826亿美元,流动性充沛,为突破做足了准备。
二、基本面爆点:RHEA Finance点燃DeFi新格局
NEAR 生态今年最大的新闻,就是 @rhea_finance 的推出。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DeFi平台,而是整合了 Ref Finance(DEX)+ Burrow(借贷)的超级协议,直接掌握了 95% NEAR DeFi TVL——这相当于掌控了 1.48亿美元 的流动性资源。
背后的投资阵容同样豪华:
Jump Crypto + Dragonfly Cap
ADX-2.85%
RHEA5.29%
DEFI-2.85%
post-image
  • 赞赏
  • 评论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  • 话题
  • 置顶
交易,随时随地
qrCode
扫码下载 Gate App
社群列表
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