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O革新:探析怒退机制的权益保护与治理挑战

robot
摘要生成中

DAO中的"怒退"机制:权益保护与治理挑战

"怒退"这一概念在DAO领域逐渐受到关注。随着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发展,分叉、创始人离开甚至清算等情况日益增多,使得这一术语频繁出现在相关报道中。然而,对"怒退"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,甚至一些专业媒体也常有误用。

起源

2019年以太坊丹佛大会上,一个用于创建捐赠型DAO的协议Moloch v1问世。相较于其他复杂的DAO操作系统,Moloch v1以其简洁、优雅的特点脱颖而出,仅400多行代码就实现了核心功能,极大地简化了集体资金管理和协调的过程。

在DAO治理中,少数意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。通常采用"少数服从多数"的原则进行决策和执行。然而,这也可能导致多数派滥用权力,损害少数派利益。为应对这一风险,Moloch协议引入了"怒退"机制。

"怒退"的运作方式

当成员反对某项提案但未能阻止其通过时,Moloch协议提供了一个7天的缓冲期。在此期间,反对者可以选择"怒退",在提案执行前取回自己在合约中的剩余权益。

"怒退"机制有几个关键特征:

  1. 由智能合约强制执行。
  2. 仅限于在上一轮投票中投反对票的成员。
  3. 只能在提案通过但尚未执行的缓冲期内进行。
  4. 退出时只能取回合约中的剩余份额。

值得注意的是,"怒退"的前提是成员对DAO财库有直接、可追溯的投入。这确保了退出权益的公平性和可执行性。

有趣的是,在Moloch V1协议中,"怒退"是提取资金的唯一方式,即使是被资助的项目方也需要通过这一机制来获取资金。

演进

Moloch v1的成功推动了v2版本的开发。v2版本扩展了功能,支持共同投资,为更广泛的商业应用铺平了道路。这引发了投资型DAO的热潮,一些知名项目如The LAO、Flamingo和MetaCartel脱颖而出。

v2版本中的"怒退"机制变得更为复杂。由于涉及投资而非单纯的捐赠,退出时需要考虑已投资项目的权益确认和拆分。不同协议和变种在具体细节上有所差异,但核心理念保持不变。

常见误解

重要的是要认识到,"怒退"并非适用于所有DAO。许多DAO的成员并未直接向财库注资,因此其成员资格与财库余额并无直接联系。这限制了"怒退"的适用范围。

类似地,公司员工辞职时通常无权提取公司资金,即使他们持有股票期权或股份。股东也不能要求公司按比例返还现金。

某些DAO中出现的所谓"怒退"往往是各方协商的结果,而非原始概念中的自动化机制。除非创始人的权益与DAO财库有明确对应关系,否则他们退出时也无权提取资金。

Nouns DAO是个特例,其分叉后的新合约支持了类似"怒退"的功能。这主要是因为Nouns的运作模式更接近捐赠型DAO,每次NFT拍卖都为财库带来可追踪的资金。

结语

"怒退"概念的演变反映了DAO领域的创新和挑战。它不仅是一个技术功能,更代表了对自由、公正和集体利益的探索。随着DAO模式的发展,"怒退"等机制的定义和应用将继续演进,为未来数字社会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。

ETH3.46%
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,仅供参考(非陈述/保证),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,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。详见声明
  • 赞赏
  • 5
  • 分享
评论
0/400
Layer2套利者vip
· 39分钟前
老实说,moloch v1 的 gas 费用仍然比最优高出 ~23%... ngmi
查看原文回复0
SolidityJestervip
· 8小时前
整天就搞投票 想run就run吧
回复0
ChainChefvip
· 8小时前
嗯... 退役机制就像是在协议汤里加盐 - 要么调味得恰到好处,要么整道菜就变酸了真是的
查看原文回复0
智能合约捉虫人vip
· 8小时前
又一个割韭菜的新玩法
回复0
RamenDeFiSurvivorvip
· 8小时前
退就退呗 事儿咋这么多
回复0
交易,随时随地
qrCode
扫码下载 Gate APP
社群列表
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