📢 Gate广场 #NERO发帖挑战#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!
Gate NERO生态周来袭!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,瓜分30,000NERO!
💰️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* 2,000枚NERO每人
如何参与:
1️⃣ 调研NERO项目
对NERO的基本面、社区治理、发展目标、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,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。
2️⃣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
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,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、收益图或实用教程。可以是收益展示、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、小窍门,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,内容详实优先。
3️⃣ 鼓励带新互动
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,或者有好友评论“已参与/已交易”,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!
NERO热门活动(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):
NERO Chain (NERO) 生态周: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,为回馈平台用户,HODLer Airdrop、Launchpool、CandyDrop、余币宝已上线 NERO,邀您体验。参与攻略见公告:https://www.gate.com/announcements/article/46284
高质量帖子Tips:
教程越详细、图片越直观、互动量越高,获奖几率越大!
市场见解独到、真实参与经历、有带新互动者,评选将优先考虑。
帖子需原创,字数不少于250字,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
京东携手香港打造港元稳定币 开启数字货币新纪元
京东稳定币:从香港出发的数字货币新纪元
2025年5月到6月间,数字稳定币领域接连发生几件标志性事件:美国首部针对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GENIUS Act通过参议院委员会;中国香港立法会正式通过数字稳定币的监管法案;原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建议内地对稳定币发展给予更高重视;稳定币领域首家上市公司Circle在纽交所上市,首日股价大涨168%。
这一系列事件凸显了稳定币正进入快速发展期。作为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积极探索,京东在香港发行稳定币引发广泛关注。本文将分析京东香港稳定币项目的背景、进展与技术实现,评估其影响,并探讨稳定币的盈利模式、政策环境及全球趋势。
1. 当前进展概述
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币链科技(香港)有限公司正积极推进港元稳定币的发行试点,旨在提升跨境支付能力并服务实体经济。2023年底香港宣布将立法建立稳定币发牌制度后,京东迅速启动牌照申请。2024年7月,京东币链科技成功入选香港金管局首批"稳定币发行人沙盒"参与者。
目前京东稳定币项目已进入沙盒测试后期,正针对零售和机构用户的PC及移动端应用,聚焦跨境支付、投资交易和日常零售消费等场景。项目获得香港监管认可与指导,京东与香港金管局保持紧密沟通,并与全球其他地区监管机构合作。
时间线显示:2023年底香港制定稳定币监管框架→2024年7月京东进入沙盒试点→2025年5月香港立法会通过《稳定币条例》→2025年中京东稳定币完成多轮测试,发行在即。
2. 战略意义
对京东集团而言,发行数字稳定币具有重要战略价值:
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而言:
对中国大陆而言:
3. 技术实现
3.1 技术架构与底层链选择
京东稳定币采用区块链技术架构发行,基于公有链的数字代币。锚定港元,1:1比例保持价值稳定。选择公有链作为底层,利用区块链特性实现价值透明流转与快速结算。具体依托的公链尚未公布,可能基于以太坊等成熟链,或京东自研的可监管联盟链架构升级而成。
3.2 锚定机制与储备托管
采取100%足额储备的锚定机制,每单位代币都有高质量、高流动性资产做储备。储备资产主要是现金及银行存款、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资产,存放在经认可的托管银行账户中,与发行主体自有资金隔离存管。设计了完善的赎回机制:用户可提出赎回申请,发行方承诺在合理时间内以法币等值兑付。
3.3 跨境支付与智能合约机制
借助区块链点对点传输特性,两地资金清算可绕过传统多级中介,实现近乎实时到账,降低跨境汇款的手续费和汇率成本。测试场景包括跨境贸易支付和零售支付。
智能合约机制方面,稳定币作为区块链代币天然可编程。可集成到智能合约中,实现自动化支付和金融创新,如供应链金融中的自动化货款释放。
4. 数字稳定币的盈利模式
4.1 铸币税和利差收入
稳定币发行带来的首要盈利来源是铸币税或利差收入。发行人可将储备金投资于低风险的利息资产,从而赚取利息差。若发行规模达到数十亿级别,每年可有数千万元乃至过亿港元的利息收入。
4.2 增值服务与生态效应
除了被动的利息收入,稳定币还能带来多种主动盈利模式和战略收益:
5. 香港的政策环境
5.1 稳定币条例与发牌制度
香港于2025年5月通过《稳定币条例》,建立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。主要规定包括:
5.2 沙盒政策与最新动态
香港通过监管沙盒积极引导稳定币发展。2024年3月推出"稳定币发行人沙盒"计划,京东等入选首批试点。沙盒允许入选机构在持牌制度正式实施前测试方案,并与监管部门双向沟通。
2025年5月条例生效后,香港金管局进一步发布咨询文件,拟制定详细监管指引。预计年内将发放首批稳定币发行牌照。
6. 国际对比分析
6.1 全球监管竞速与趋势
全球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推出稳定币监管法规或立法草案。各国监管共识:将稳定币视为支付工具而非纯投机资产,以金融基础设施的思维来制定监管逻辑。
6.2 美国:监管探索与市场实践并进
美国国会积极推动稳定币立法,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,确立首个全美统一的稳定币监管框架。市场方面,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稳定币USDT和USDC。支付巨头如PayPal也入场试水,发行PYUSD稳定币。
6.3 欧洲:MiCA法规引领全面监管
欧盟《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》(MiCA)于2023年通过,2024年底至2025年分阶段生效。对稳定币制定了详细且严格的监管要求,包括发行许可、储备金要求、赎回与权益、经营限制等。
6.4 新加坡:明确单一货币稳定币标准
2023年8月,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新的稳定币监管框架,适用于锚定新加坡元或G10货币的单一货币稳定币。要求包括价值稳定、资本要求、赎回时效、资产托管与独立审计、投资者权益等。
7. 行业巨头动态
8. 结束语
数字稳定币的发展已不再是"是否可行"的问题,而是"何时会全面繁荣"。随着各国监管逐步明朗,稳定币迎来的全新时代已不可阻挡。让我们拭目以待:是京东借助香港稳定币迎来全新发展高峰?还是会出现一位后来者,从香港起飞,谱写数字稳定币的崭新传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