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vs比特币:测试网演进之路的分歧与共识

robot
摘要生成中

测试网的演进:以太坊与比特币的不同路径

以太坊和比特币作为两大主流公链,其测试网的发展历程和理念存在显著差异。本文将回顾两者测试网的演进历程,探讨其中的技术挑战和价值取向。

从以太坊基础设施迭代看公共物品的挑战与突破

以太坊测试网的发展历程

早期探索:Olympic和Morden

以太坊的第一个公开测试网Olympic于2015年初上线,甚至早于主网。它通过赏金机制鼓励用户进行压力测试,但也因此积累了大量垃圾交易。随后的Morden测试网与主网同步上线,但由于nonce规则与EIP-161冲突而被弃用。

工作量证明时代:Ropsten

Ropsten于2016年11月问世,采用PoW共识。它经历了2017年的DDoS攻击,但在社区支持下成功恢复。Ropsten最终成为首个完成Merge的主要测试网,标志着向PoS的过渡。

权威证明革新:Kovan和Rinkeby

2017年,Kovan和Rinkeby相继推出,采用PoA共识以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。Kovan使用Aura算法,而Rinkeby实现了更通用的Clique共识引擎。

多客户端突破:Goerli

Goerli始于2018年的ETHBerlin黑客松,旨在支持多客户端。它最终选择Clique共识,成为首个真正通用的PoA测试网。Goerli在2022年8月成功完成Merge,从PoA过渡到PoS。

现代测试网:Sepolia、Holešky和Hoodi

Sepolia专注于执行层测试,解决了Goerli的ETH供应问题。Holešky和Hoodi则聚焦协议层测试,特别是PoS相关功能。目前Sepolia适合智能合约测试,Hoodi适合协议层测试。

从以太坊基础设施迭代看公共物品的挑战与突破

比特币测试网的价值取向

比特币的测试网更迭较为"暴力"。从testnet1到testnet4,每次更新都伴随着技术挑战。2024年,开发者lopp对testnet3进行攻击,以表达对测试网代币不应有价值的观点,这直接推动了testtest4的发布。

比特币还有Regtest和Signet等其他类型测试网,为不同测试需求提供选择。

从以太坊基础设施迭代看公共物品的挑战与突破

公共物品与隔离理论

测试网作为公共物品,其发展面临经济学难题。为平衡公共性和可持续性,以太坊和比特币都采用了隔离理论,对大量测试代币需求者设置额外门槛。这反映了测试网维护者对测试网价值和使用的理念。

总的来说,以太坊和比特币测试网的演进体现了各自生态的技术路线和价值观。未来测试网的发展,仍需在公共性、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之间寻求平衡。

从以太坊基础设施迭代看公共物品的挑战与突破

ETH-0.5%
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,仅供参考(非陈述/保证),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,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。详见声明
  • 赞赏
  • 5
  • 分享
评论
0/400
MetaMisfitvip
· 15小时前
感觉eth测试网太复杂了吧?
回复0
RugDocDetectivevip
· 15小时前
Eth的早期路线还是不够稳健
回复0
智能合约试错员vip
· 15小时前
垃圾交易咋就垃圾了
回复0
矿难幸存者vip
· 15小时前
挖过2018年的矿的都懂 早期测试网跟庞氏差不多
回复0
GasOptimizervip
· 15小时前
又一波测试网的Gas费被薅空 历史总在重演 有数据证明
回复0
交易,随时随地
qrCode
扫码下载 Gate APP
社群列表
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