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vs新加坡:Web3監管博弈與加密金融新格局

robot
摘要生成中

加密金融新格局:香港與新加坡的監管博弈

近期,香港在Web3政策方面展現出強勁勢頭,吸引了大量加密從業者的目光。與此同時,新加坡監管趨嚴,導致部分企業轉向香港。本文深入探討了香港與新加坡在Web3監管方向的異同,以及香港能否成爲下一代加密產業的全球重心。

香港與新加坡監管態度對比

新加坡受到國際監管壓力,尤其是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(FATF)的影響,被迫收緊對虛擬資產服務商的監管。相比之下,香港因缺乏其他產業支撐,選擇了相對包容的監管策略,爲Web3產業提供了更多發展空間。

新加坡通過控制牌照數量"趕走"部分行業,而香港則採取柔性方式,如提供過渡期和明確的牌照指引。這體現了兩地對Web3產業的戰略定位差異。

香港的定位進化

香港正從大中華區Web3中心向亞洲乃至全球樞紐邁進。近期政策風向的轉變,如允許CNH穩定幣項目登上《解放日報》頭版,釋放了積極信號。

當前是中國參與鏈上金融規則制定的關鍵窗口期。如果中國能抓住機會,推動本土企業參與鏈上金融,香港有望與紐約等並列,成爲新的全球Web3中心。

穩定幣市場格局變化

美國《天才法案》的通過將迫使USDT進入合規流程,這爲其他穩定幣提供了市場空間。香港在推進本地穩定幣發展時也面臨挑戰,需要在內地政策、國際監管壓力和本地產業發展之間尋求平衡。

香港對離岸加密服務的態度

相較於新加坡的強硬態度,香港對離岸交易所、DEX等服務態度較爲寬容。雖然未來可能面臨監管升級,但香港更傾向於鼓勵這些機構申請牌照,而非直接拒絕。

香港正在推出VA OTC牌照,可能會提高OTC市場的準入門檻,以堵住反洗錢漏洞。

股票代幣化的監管挑戰

全球股票代幣化面臨監管挑戰。美國SEC主席正考慮給予某種豁免,這可能成爲行業突破口。香港因歷史原因限制了股票代幣化發展,未來能否突破制度障礙值得關注。

RWA發展前景

香港與美國在RWA發展方向上存在差異。美國主要關注國債和貨幣市場基金,而香港更傾向於非標類資產。兩地都面臨二級市場流動性問題。

香港正關注TMMF的鏈上轉讓,若成功將具有突破意義。未來幾年內,RWA市場可能迎來重大突破,關鍵在於突破政策瓶頸。

總的來說,香港在Web3監管方面正尋求平衡,既要應對國際監管壓力,又要爲產業發展留出空間。未來發展前景取決於政策創新和突破。

RWA14.17%
查看原文
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,僅供參考(非陳述或保證),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,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。詳見聲明
  • 讚賞
  • 6
  • 分享
留言
0/400
GasFeeCryingvip
· 13小時前
润新加坡的阿姨不都想回香港了吧
回復0
熊市避雷针vip
· 08-03 14:07
大环境不好,香港能不能抗啊
回復0
Anon4461vip
· 08-03 14:04
人为构筑的监管游戏罢了 两边都难说稳
回復0
冷钱包_守护者vip
· 08-03 14:03
本就没落的狮城还搞卡脖子是吧
回復0
GmGnSleepervip
· 08-03 14:00
香港搞这么大动作 另有目的吧
回復0
GateUser-0717ab66vip
· 08-03 13:43
钟摆要开始摆回去了
回復0
交易,隨時隨地
qrCode
掃碼下載 Gate APP
社群列表
繁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