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太坊vs比特幣:測試網演進之路的分歧與共識

robot
摘要生成中

測試網的演進:以太坊與比特幣的不同路徑

以太坊和比特幣作爲兩大主流公鏈,其測試網的發展歷程和理念存在顯著差異。本文將回顧兩者測試網的演進歷程,探討其中的技術挑戰和價值取向。

從以太坊基礎設施迭代看公共物品的挑戰與突破

以太坊測試網的發展歷程

早期探索:Olympic和Morden

以太坊的第一個公開測試網Olympic於2015年初上線,甚至早於主網。它通過賞金機制鼓勵用戶進行壓力測試,但也因此積累了大量垃圾交易。隨後的Morden測試網與主網同步上線,但由於nonce規則與EIP-161衝突而被棄用。

工作量證明時代:Ropsten

Ropsten於2016年11月問世,採用PoW共識。它經歷了2017年的DDoS攻擊,但在社區支持下成功恢復。Ropsten最終成爲首個完成Merge的主要測試網,標志着向PoS的過渡。

權威證明革新:Kovan和Rinkeby

2017年,Kovan和Rinkeby相繼推出,採用PoA共識以提高安全性和穩定性。Kovan使用Aura算法,而Rinkeby實現了更通用的Clique共識引擎。

多客戶端突破:Goerli

Goerli始於2018年的ETHBerlin黑客松,旨在支持多客戶端。它最終選擇Clique共識,成爲首個真正通用的PoA測試網。Goerli在2022年8月成功完成Merge,從PoA過渡到PoS。

現代測試網:Sepolia、Holešky和Hoodi

Sepolia專注於執行層測試,解決了Goerli的ETH供應問題。Holešky和Hoodi則聚焦協議層測試,特別是PoS相關功能。目前Sepolia適合智能合約測試,Hoodi適合協議層測試。

從以太坊基礎設施迭代看公共物品的挑戰與突破

比特幣測試網的價值取向

比特幣的測試網更迭較爲"暴力"。從testnet1到testnet4,每次更新都伴隨着技術挑戰。2024年,開發者lopp對testnet3進行攻擊,以表達對測試網代幣不應有價值的觀點,這直接推動了testtest4的發布。

比特幣還有Regtest和Signet等其他類型測試網,爲不同測試需求提供選擇。

從以太坊基礎設施迭代看公共物品的挑戰與突破

公共物品與隔離理論

測試網作爲公共物品,其發展面臨經濟學難題。爲平衡公共性和可持續性,以太坊和比特幣都採用了隔離理論,對大量測試代幣需求者設置額外門檻。這反映了測試網維護者對測試網價值和使用的理念。

總的來說,以太坊和比特幣測試網的演進體現了各自生態的技術路線和價值觀。未來測試網的發展,仍需在公共性、安全性和可持續性之間尋求平衡。

從以太坊基礎設施迭代看公共物品的挑戰與突破

ETH-2.88%
查看原文
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,僅供參考(非陳述或保證),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,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。詳見聲明
  • 讚賞
  • 6
  • 分享
留言
0/400
DAO研究员vip
· 11小時前
从数据表现看Olympic的治理机制设计存在明显缺陷,refer to EIP-161
回復0
MetaMisfitvip
· 08-02 23:45
感觉eth测试网太复杂了吧?
回復0
RugDocDetectivevip
· 08-02 23:44
Eth的早期路线还是不够稳健
回復0
智能合约试错员vip
· 08-02 23:36
垃圾交易咋就垃圾了
回復0
矿难幸存者vip
· 08-02 23:32
挖过2018年的矿的都懂 早期测试网跟庞氏差不多
回復0
GasOptimizervip
· 08-02 23:19
又一波测试网的Gas费被薅空 历史总在重演 有数据证明
回復0
交易,隨時隨地
qrCode
掃碼下載 Gate APP
社群列表
繁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